怪物猎人OL残阳勋爵和一虎刃哪个好?物理太刀二选一你怎么选?新开的轰龙让沉沦的豪鬼化身成一虎刃,并成为唯一拥有天生紫斩的新宠。然而大多数游戏都会有这样一个现象,每一次更新或者变革总是有人在庆幸,也总是有人在抱怨。
那么问题来了,物理太刀哪家强?
残阳勋爵和一虎刃伤害测试:
给断刃一角龙洗脚
只统计洗脚技能额的腿部伤害,每组招式的样本在50个左右,大回旋样本少,仅供参考。
装备如下:
测试数据
一虎刃+15 紫斩 红刃状态下 攻击断刃一角龙的腿
突刺 平均 78.6 最低 75 最高 82
幻型斩 平均 179.7 最低 172 最高 189
右1 平均 134.3 最低 127 最高 140
大回旋 平均 335.4 最低 321 最高 351
残阳勋爵+15 紫斩 红刃状态下 攻击断刃一角龙的腿
突刺 平均 83.0 最低 78 最高 87
幻型斩 平均 189.0 最低 182 最高 200
右1 平均 141.7 最低 137 最高 147
大回旋 平均 353.7 最低 349 最高 360
说明
1.以上伤害没有包含会心和负会心。
2.越高伤害的招式,数值变化波动越大,测试的误差也会较大。
3.系统表述正【负】会心伤害增加【降低】25%,与所测结果估算基本一致。
4.在测试过程中偶尔会攻击到断刃的头部,虽然也显示的是白字伤害,但伤害要明显比腿部的低,所以不能单以伤害的数字颜色来判断肉质。
5.这一套配装是太刀匠配装中受到广泛认可的一套,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不代表极端性或者是全面性。
6.通常配这一套装备的一虎刃会选择传说之人称号让会心值正好为0,但为了一定的公平性,都选择了疾风猎人称号。
7.另外我也统计了白刃状态和负会心的伤害,这里就不全部罗列出来。
我也对斩味方面进行了简单的测试。不过斩味测试我做的比较随意,主要是一种使用感受。因为我们主要测试的是区别,而不是砍几下掉刃的纯数据,而且狩猎时受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怪物也不是木桩,还有小怪干扰,打点的位置对结果影响也很大。
此表格并不代表很多特殊性,比如说击杀烈焰雌火龙,断尾和不断尾消耗的斩味就不一样。比较特别的尾晶蝎大家可以不去考虑。所以此表格仅供参考,不代表严谨数据。
结论
1.根据伤害显示,紫斩相对于白斩提升输出9%-10%。外界有9%和15%两种说法,看来9%比较准确。
2.测试的这套配装中,一虎刃的正会心是4.8% 残阳勋爵的负会心是12.1%,根据实际打击触发几率来看,误差±2%,基本和系统面板描述一致。
3.如果不考虑正负会心的伤害,残阳勋爵的伤害比一虎刃高5%-6%。这和面板上的攻击力对比也很接近。
4.因为面板伤害能和实际伤害能对应,在考虑了正负会心的伤害,是可以按照大家常用的计算公式去推算,最后会得出一虎刃会比残阳勋爵高9%左右的伤害。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是全紫斩的情况下。
中间需要补充一句:我们在使用后会发现,在同样都是全程紫斩的情况下,残阳勋爵的伤害好像并不是低于9%那么明显,有时候甚至比一虎刃打得还快。这主要取决于负会心触发的时机,如果一局狩猎中,负会心都触发在你伤害较低的招式上,伤害高的招式都打出了正常伤害,那么全程伤害并不会低于一虎刃。说简单点,残阳勋爵需要看脸。
5.残阳勋爵的斩味分配更加平滑,一虎刃的蓝斩很短,掉到绿斩就几乎是不得不磨了。如果没有匠或不提高锋利度和磨刀,在面对乱入或者双BOSS的情况下,残阳勋爵的高斩味续航能力更好。
6.如果一虎刃在没有匠的状态下配置极磨强行磨刀保持紫斩,这样会非常浪费狩猎时间和打乱节奏,要磨也最好是掉到蓝斩后再磨。
7.如果不使用匠,太刀往往会配备其他辅助技能,免疫,防御,跑路,喝药,磨刀,都会影响输出强度,从这个角度上讲,没有匠的残阳勋爵比起有匠的一虎刃不会有明显劣势。
8.有人说一虎刃配无锋可以全程紫斩杀死王立精英怪,这纯属误导玩家,实测差距很大,砍死怪之前,必掉到白斩。
从以上的结论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一个整体的判断:一虎刃需求匠配装,才能将紫斩和稳定伤害发挥至极致;残阳勋爵更适合于功能性的白斩配装。如果只是单纯的体验紫斩,依然建议配出匠套。
鉴于两把武器各有千秋,我还是给大家一些选择上的推荐吧,免得纠结。
1.外观
哪把好看选哪吧,我估计更多的人会喜欢一虎刃,但的确有不少人是镰刀控的。以前很多玩家都觉得豪鬼比残阳好看,但我至少是不反感镰刀的。
2.你的残阳或者以前的豪鬼强化等级高不高
如果你是老太刀,相信残阳或者豪鬼你至少有一把,如果你已经将其中一把强化到了一个比较高的等级,不太推荐你再去花钱强化另一把了,毕竟两把武器不是太大差距。
3.转太刀的玩家该如何选择
如果你刚转太刀,你就考虑下自己打不打算做匠套,如果做匠套,就推荐一虎,如果不做匠套,还是推荐残阳。如果你有无锋、业务、极磨,那么请参照第一条。
2022-01-12 / 43.3M
2022-01-12 / 40.8M
2022-01-12 / 76.5M
2022-01-12 / 23.4M
2022-01-12 / 22.7M
2022-01-12 / 17.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