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该文件保存在System目录下,而同学的系统是Windows 2000,系统自带的RUNDLL32.EXE应该保存在System32的文件夹中。基于以上的判断,初步断定该进程为木马进程,于是就用TroyanFindInfo中的“Edit→Kill process”(编辑→结束进程)关闭掉该进程。同时把C:\WINNT\System\目录下的木马原文件也删除。最后在注册表中查找所有的开机自启动项目,找到和刚才删除的RUNDLL32.EXE有关的键值即可。
小提示
★进程查看软件很多,比如以前介绍过的IceSword,本文介绍的TroyanFindInfo等。我个人喜欢用TroyanFindInfo,因为它比较小巧,信息也比较全面,实用。当你自己不能判断出进程文件时,还可以点击“Save”(保存)按钮,保存好LOG文件,然后传给高手,让他帮忙分析。
★以前大多数QQ病毒都是通过发送病毒网站地址来传播的,现在也有不少通过QQ直接发送病毒文件,比如,使用图片图标的EXE文件,大家在接收来自好友或陌生人的消息及文件时一定要提高警惕,最好先询问一下对方是否发过该信息或文件,以免无畏中招。
★开机自启动在注册表里的具体位置可以参见本刊2005年第1期的《中毒后遗症,妙手来清除》。
2.清除病毒的“幕后黑手”
本来以为是一个Easy Case,可刚回到家,同学就打来电话说好像木马没清除干净。过去一看,果然又出现了原来的状况。按照刚才介绍的方法先行处理过后,再回想一下整个操作,推断出可能木马把自己的分身隐藏到了系统的某个角落。
于是打开“我的电脑”,在菜单栏上点击“工具→文件夹选项”,在弹出的“查看”选项卡里将“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推荐)”和“隐藏已知文件类型的扩展名”两项的勾选去除,再选中“隐藏文件和文件夹”里的“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见图3)。
进入系统目录里,仔细看了一下WINNT、System、System32的目录,果然不出所料,发现了“.exe”和“notepad.exe”两个特殊的文件,根据刚才查杀System目录下RUNDLL32.EXE的经验,这些文件既不是系统自带的程序,文件的属性又和刚才删除的RUNDLL32.EXE属性类似,可以推断出这些文件就是木马文件,自然将其删除。最后,再去注册表,检查一下所有的启动项目。
小提示
★系统自带程序都有各自特定位置和图标,比如开始要删除的“RUNDLL32.EXE”,如果是系统自带程序,那在Windows 2000/XP中保存在系统目录里的System32文件夹里。
★类似于“ .exe”和“notepad.exe”这类的木马文件的命名抓住了人们心理上的弱点,对相似东西会忽略掉。如果隐藏了扩展名,本例中的这两个文件粗粗看一眼就很容易忽略掉。还有一种就是用比较类似的字母或者数字来代替,达到混淆的目的,比如“I”(大写I)、“l”(小写L)、“1”(数字1)或者是“O”(字母O)“0”(数字0)就很容易拿来混淆。
3.最终善后
好事多磨,当我正暗自得意时,突然发现所有应用程序都无法使用,还弹出如图4所示提示,于是继续解决问题:到Window的系统目录里把“Regedit.exe”的扩展名改为COM,不理会警告再运行,即可打开“注册表编辑器”,然后再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Classes\exefile\shell\open\command]将“默认”键值改回“%1 %*”。再以“”和“notepad”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又发现注册表的一处键值,即[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Classes\txtfile\shell\open\command]也被修改成了“notepad %1”,修改回默认的“NOTEPAD.EXE %1”即可。
2022-01-12 / 43.3M
2022-01-12 / 40.8M
2022-01-12 / 76.5M
2022-01-12 / 23.4M
2022-01-12 / 22.7M
2022-01-12 / 17.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