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使用iphone6充电时,一定会遇到充电器、手机发热的现象,有时候严重到发烫!长期使用下去,会导致手机寿命减短。关于iphone6充电发热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已在本文详细介绍,还为大家带来了如何正确充电的办法哦!
手机充电时,充电器发热是正常的,这和充电器输出的电流强度和环境温度有关。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充电器要求越来越高,功能机时代500ma的充电器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于充电速度的需求了,所以我们看到目前常见的充电器电流都在1A以上,不少充电器电流都已经达到2A了。
除电流提升之外,充电器的体积也是个问题,为便于携带,大家往往都喜欢体积较小的充电器。不过体积变小了,散热性能就会变差,对电子元件的要求也越高。就拿电容来说,高压电容在保持容量不变的情况下,体积也越来越小,并且在耐压和温度方面还要更好,耐压不够会击穿电容,耐温不够会爆开电容。
另外,充电器温度高同充电器的开关管也有很大的关系,开关管规格如果不高,那么电流经过,发热就会多一些。
充电器发热很大的元件有:高压电容,开关管,高频变压器,这3个元件温度相当高。要减少这3个元件的温度也并不难,一般来说,在输出电流不变的情况下,高频变压器的功率相对要大,用大功率高频变压器温度要小很多。简单的说,就是要给它有多余的功率,就好像大车拉小东西一样不费力。当然开关管散热就更容易了,只要给它加装足够的散热片就行了。但是,由于体积限制,要减少发热量是不可能的。所以,充电器发热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当然,以上只是指正版充电器发热的情况,如果是山寨充电器,那么就另当别论了,山寨充电器本身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就不如原装充电器,这会造成充电缓慢、充电器发热严重等问题。
排除了山寨充电器的问题,剩下的事情就比较简单了,我们知道,即便是采用了原装充电器,还是会出现发热严重的情况,那么如何尽可能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其实也很简单,充电器发热其实和输出的电流强度和环境温度有关系,那么我们可以从这两点着手去想办法解决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放在凉爽的环境里充电。
如果手机充电器过热,那夏天最好放在凉爽的环境里充电,比如有空调的屋里。这样手机充电器就不会太热了。
其次就是手机充电时不要玩手机。
手机充电时如果还玩手机,必然会导致手机充电器过热,因为充电器要比正常情况下多工作一段时间,这样对充电器不利,同时也会降低充电器的寿命。
还有就是不要过度充电。
一般手机充电原装充电器3个小时左右就能充满电,充满后不要再继续充电了,否则会导致充电器超负荷运转,变的过热,记得要及时拔下充电器。
另外也要小心周围的热源。
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器应该放在远离热源的地方,比如煤气炉子、蒸锅等,以免环境温度过高,导致充电器过热。
最后就是减少充电的次数。
如果一天充电多次,会导致充电器过热,所以我们应该控制一下充电的次数,一般一两天充电一次即可,能有助于延长充电器的寿命。
我们前面说到,充电器内部有很多电子元器件,其原理就是把220伏的交流电通过整流桥转变成5伏左右的直流电,然后通过数据线给手机充电。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输入的220伏交流电击穿整流桥和开关管,而充电器本身的短路保护和绝缘性恰巧失效的话,那么充电器就有可能直接向数据线和手机输出220伏的交流电,以致发生意外。
从外形上看,原装和山寨的充电器没任何区别,但拆开之后,区别很明显,原装充电器的安全性明显高很多。从设计上来说,原装充电器具有电路保护,且在内部做了灌胶处理,可以提高充电器的散热性和绝缘性,这些都是提高充电器安全性的重要方法,但山寨充电器基本没有。
同时,除了充电器本身,原装和山寨配备的数据线也有很大区别。原装数据线大概用了20根铜芯线,即使通过1-2安培的电流,也不会出现发烫太过严重的情况,比较安全,而山寨数据线基本上只有7根铜芯线,它通过电流的能力只有原装数据线的三分之一。
加上有些数据线本身就比较脆弱,用久了以后,和手机连接的接头部位可能会出现裸露的状况,如果裸露出来的刚好是需要通过220伏电压的火线,那么用户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手机打电话,不小心就会触电。
所以当你发现你的充电器发热严重时,小编建议大家确认一下是否在使用原装充电器,如果是原装充电器,那么可以不用太过担心,如果是山寨充电器,那么小编建议大家缓缓将其拔下,然后将窗户打开,瞄准窗外,蓄力,走你~~恭喜你,你的安全警报解除了。
1.首冲不必充12小时,充满就行。
2.在任何电量下都可以充电。
3.每周最好有一次完全的放点和充电过程。也就是从红色电量到满电。
4.iphone对手机有过冲保护的功能!但是建议手机充满后就拔掉!不建议长时间充电,例如过夜充电。
5.iphone充电到100%的时候你在充一个小时,跟你刚充满电的电量不通!前者的电量半分比显示的100%要很抗用,后者不抗用。
6.当出现手机电量过低提示时,应该尽量及时开始充电。
apple watch不显示天气怎么办 天气应用不显示具体位置办法
2022-01-12 / 11.8M
2022-01-12 / 18.6M
2022-01-12 / 19.4M
2022-01-12 / 47.3M
2022-01-12 / 6.6M
2022-01-12 / 6.1M